推薦閱讀
- 青記觀察丨媒體報道不應止步于“超歷史峰值的暴雨”2021-08-16
- 青記觀察丨風暴背后的“輿論獵手”:新聞真相的新敵人?2021-08-13
- 青記觀察丨新聞業是一個知識容易老化的行業2021-08-12
- 青記觀察丨社交媒體為東京奧運會帶來多重影響2021-08-11
- 青記觀察丨人工智能在突發事件報道中的應用與反思2021-08-10
- 青記觀察丨政務微信公眾號如何讓標題“吸睛”2021-08-09
- 青記觀察丨網絡“?!蔽幕囊馓N內涵與傳播邏輯2021-08-06
- 青記觀察丨新媒體時代主流媒體對公眾情緒的引導2021-08-05
- 青記觀察丨科技類調查報道突破怪圈求“破圈”2021-08-04
- 青記觀察丨媒體應促進知識分子的公眾溝通2021-08-03
- 青記觀察丨媒體融合中關于新聞表現形式的兩個誤區2021-08-02
- 青記觀察丨從數據安全說“數商”2021-07-30
- 青記觀察丨非同質化代幣驅動的新聞媒體創新2021-07-29
- 青記觀察丨澎湃七年,至少做對了三件事2021-07-28
- 青記觀察丨國際新聞報道中的人名錯譯現象剖析2021-07-27
- 青記觀察丨AI驅動下未來的編輯和編輯的未來2021-07-26
- 青記觀察丨政務微信公眾號如何讓標題“吸睛”2021-07-23
- 青記觀察丨讓重大主題報道具“高度”更“可讀”2021-07-22
- 青記觀察丨媒體融合發展莫自廢武功2021-07-21
- 青記觀察丨大象北遷報道:娛樂之外還應有嚴肅教育2021-07-20
- 青記觀察丨從“數據分析”理論看普利策調查性報道獎特征2021-07-19
- 青記觀察丨新聞專業本科畢業生不能失去就業欲望2021-07-16
- 青記觀察丨從分場到離場:微信朋友圈的社交演變2021-07-15
- 青記觀察丨圖像媒介與東北早期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2021-07-14
- 青記觀察丨抗戰時期《大眾日報》在民眾動員中的重要貢獻2021-07-13
- 青記觀察丨沒有分寸感,或是言說的災難2021-07-12
- 青記觀察丨利用科技手段制作新聞報道應守法2021-07-09
- 青記觀察丨算法這個“廚子”,陷入了內卷?2021-07-08
- 青記觀察丨新《著作權法》對短視頻作品版權的保護2021-07-07
- 青記觀察丨深情刻畫信仰深處的人性底色2021-07-06
- 青記觀察丨警惕虛假的“正能量新聞”2021-07-05
- 青記觀察丨融媒時代媒體權力的四個轉向2021-07-02
- 青記觀察丨信息過載時代媒體的底線意識與社會責任2021-07-01
- 青記觀察丨構筑基于中國國情的國際傳播教育2021-06-30
- 青記觀察丨庭審直播的輿論困境2021-06-29
- 青記觀察丨新媒體文本的質感打造與情感喚起2021-06-28
- 青記觀察丨媒體智庫實現專業化突破的路徑探討2021-06-25
- 青記觀察丨小“趣聞”何以追成大新聞2021-06-24
- 青記觀察丨黨報評論網絡傳播的困境與對策2021-06-23
- 青記觀察丨新聞傳播類學術期刊的政治擔當和學術品質2021-06-22
- 青記觀察丨“英雄的湖北”推介活動報道“出圈”啟示2021-06-21
- 青記觀察丨成都49中輿情彰顯媒體“紓怨”功能2021-06-18
- 青記觀察丨真相焦慮,源于沒有被滿足的預期2021-06-17
- 青記觀察丨在共情共鳴中引領主流價值2021-06-16
- 青記觀察丨今天的記者,最缺這樣的博士后精神2021-06-15
- 青記觀察丨著眼“四力”建設的馬新觀實踐教學2021-06-11
- 青記觀察丨新型主流媒體建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2021-06-08
- 青記觀察丨彈幕評論情感分析的交互設計及輿論引導2021-06-07
- 青記觀察丨社交媒體的算法歧視與規制2021-06-04
- 青記觀察丨創新人物報道模式的實踐探索2021-06-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