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薦閱讀
- 青記觀察丨重大疫情傳播應當“去掉中間商沒有差價”2020-05-15
- 青記觀察丨疫情危機下網絡自組織力量全面彰顯2020-05-15
- 青記觀察丨依托內容、技術、公益,封面新聞打響戰“疫2020-05-13
- 青記觀察丨抗疫報道中主流媒體面臨的三重挑戰2020-05-13
- 青記觀察丨社交媒體時代的“信息疫情”2020-05-13
- 青記觀察丨政務傳播與公眾關切之間的錯位及輿論引導策略2020-05-13
- 觀察|16秒視頻1.6億次播放!視頻在戰“疫”報道中成主角2020-05-13
- 青記觀察|如何識別假新聞?有些傳言,假得可怕2020-05-13
- 青記觀察|半島V視的新聞“戰疫”:情深自有力,視頻振心頻2020-05-12
- 青記觀察|張歐亞:向在鄂的新聞同行致敬!2020-05-12
- 青記觀察|疫情傳播中的公眾媒介素養與危機溝通原則2020-05-12
- 青記觀察|當新聞成為“剛需”的時候2020-05-12
- 青記觀察丨多方協同構建輿論新圖景2020-05-12
- 青記觀察|保障全員媒體的信息流動 提升公眾的信息安全感2020-05-12
- 青記觀察丨戰“疫”報道要注重服務性2020-05-12
- 青記觀察丨微媒體平臺的疫情信息傳播特點及注意事項2020-05-12
- 青記觀察丨疫情“遭遇戰”:媒體公號分水嶺?2020-05-11
- 青記觀察丨“抗疫”傳播的電視力量2020-05-11
- 青記觀察丨真實可信的“壞消息”更加使人淡定2020-05-11
- 齊魯晚報·齊魯壹點:“武”能奔前線,“文”可助民生2020-05-11
- 青記觀察丨戰“疫”,黨媒該如何作為2020-05-11
- 觀察 大眾日報:疫情面前,牢牢扛起主流媒體的責任與擔當2020-05-11
- 青記觀察丨疫情當前,省報駐地市記者站如何作為2020-05-11
- 青記觀察丨在抗疫中解決“信息不對稱”問題是當務之急2020-05-11
- 青記觀察丨疫情中的科學家形象與輿論領袖塑造2020-05-11
- 青記觀察丨以“共情”的低姿態,看護輿論場的文明底線2020-05-11
- 青記觀察丨如何對待“謠言的傳播者和受害者”2020-05-08
- 青記觀察丨打贏“抗疫”戰 呼喚主流媒體流量擔當2020-05-08
- 青記觀察丨警惕武漢疫情報道中的六個誤區2020-05-07
- 青記觀察丨監督就是防疫,致敬七大監督報道2020-05-07
- 青記觀察丨突發疫情新聞對外傳播模態、特點與建議2020-05-06
- 青記觀察丨疫情信息傳播見證新聞專業精神的不可替代2020-05-06
- 青記觀察丨“雙黃連”們火了,媒體切莫亂加柴2020-04-30
- 青記觀察丨疫情中的公眾的素養及科學傳播2020-04-30
- “老字號”招牌亟須依法規范2019-04-03
- 《流浪地球》的價值觀瑕疵2019-04-03
- 為當日新聞當日見報點贊2019-04-03
- 做一個凈化網絡世界的志愿者2019-04-03
- 年畫與時俱進,方能更好傳承2019-03-06
- “司馬光砸缸罰款二十” 砸了法宣的缸2019-03-06
- 自媒體不是自己亂寫的媒體2019-03-06
- 保護優秀電影要遏制“瘋狂的盜版”2019-03-06
- 民警“帶走記者”太隨意2019-03-06
- 禁止廣告電話的條例 別成“沒牙老虎”2019-01-31
- “專供”廣告違法須查處2019-01-31
- 中小學生媒介素養教育正當時2019-01-31
- 數據流量造假成產業,撕下畫皮刻不容緩2019-01-31
- 喜看報刊亭脫胎換骨2018-12-29
- 年度網絡用語是網絡生活“珍貴照片”2018-12-29
- 60萬元的扶貧宣傳片為誰而拍2018-12-29